以瘦为美惹的祸关注儿童厌食症

时间:2024/1/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马主任,我的孩子只是厌食不吃饭,难道厌食还是心理问题?”近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儿少病区马筠主任的诊室正在接待一位满面愁容的母亲和患者周某。都说民以食为天,美食解千愁,可这位小患者却对所有美食避之不及,自觉索然无味,厌食也是病吗?14岁的女孩周某,长发飘飘,面容白皙无血色,眼窝深凹大眼迷人,身高,体重却只有42kg,BMI15.4,接触交流合作,医护关系融洽,因刻意节食,导致出现月经不规律、低血压、低血钾、头晕、贫血、脾气古怪、情绪不稳、失眠等现象而前来就诊。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症又名精神性厌食症,属精神性的进食障碍,以有意地严格控制进食,使体重下降至低于正常体重的85%,此时仍害怕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多发生于青少年期(约85%发病于13至20岁之间),而女性的患病率较男性高约10倍,患病期可长达几个月至数年不等。部分人士尽管节食前属超重,但至正常体重时仍不停节食;另部份人士因职业需要而维持体重,例如歌星、演员、模特和运动员等,他们有较高的罹患率。厌食症亦多来自较富裕的家庭,患者的其他家庭成员会较易出现类似的病症,在DSM-5中,该障碍标注为限制型和暴食/清除型两个亚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可根据体重指数(BMI)标注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对于成人的体重过低通过BMI指数(计算公式: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的数值来划分。BMI:17公斤/米2被认为显著降低;BMI:17到18.5公斤/米2则根据患者的原体重进行判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中,根据年龄的BMI百分比判断,5%通常作为分界线。然而,即便处于5%以上的孩子如果无法达到预计增长的最低体重也认为符合诊断标准。低体重不是由无法获得食物和其他健康问题所致。患者伴有持续性的、防止体重回升的行为模式,包括限制性摄食、清除行为(如自我催吐、滥用泻药)和以增加能量消耗为目的行为(如过度运动锻炼),通常伴有对体重增加的恐惧。低体重或体型是个体自我评价的中心为什么会得神经性厌食?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有关的病因假设较多,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均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1、诱因:多是由于减肥所致,患者多见于年轻女性;2、生理因素:内分泌紊乱;3、认知因素:出现体像障碍,身体已经明显消瘦,但仍认为自己太胖或担心发胖,即使医生进行解释也无效;4、性格因素:追求完美,希望获得他人注意,不善于表达内心的负性情绪,承受父母高期望,要求自己变得独立等。如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多学科协作(MDT)这是治疗神经性厌食的首选,由心理科、营养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妇科等医生组成治疗小组,同时解决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1.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抗抑郁药,必要时可合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等;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①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纠正人对事物的片面或歪曲的评价,从而纠正人的不良情绪与行为。近年很多研究证实认知行为治疗对厌食症患者具有明显疗效。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许多认知偏差,包括强迫思准、不合理判断和极端的思维模式。每天的大量时间用于思考与食品、体质量及体形等相关间题。患者具有明显的体型认知歪曲,通常有体象障碍,一直认为自己过胖、体形肥大,虽然已经极变消瘦,仍然觉得自己不够苗条②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yhrm.com/jbby/128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