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厌食 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不包括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所并发的食欲不振。各年龄均可发病,尤多见于1-6岁的儿童,学龄儿童患病明显减少,以城市中发病率为高。 导致厌食的原因 导致厌食的原因有两方面: 1.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规则的生活方式,即喂养方法不合理,片面追求高蛋白、高脂肪或高级营养滋补品,饭前吃糖果等零食,致使小儿食欲不振、偏食,或进食不定时、生活无规则等原因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2.精神因素的影响:对小儿室内外活动加以过分限制或学前教育早行,采取诱逼方式喂食,强烈的惊吓,过度的兴奋,变换生活环境等,都可引起小儿情绪改变,使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发生改变而易形成本病。 厌食的主要症状 1.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手足心热,睡眠小好,腹胀腹泻,舌苔黄白腻。病久可见面黄肌瘦,精神倦怠,常感疲乏,有的大便稀溏,唇舌较淡,舌无苔或少苔。 2.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长期厌食患儿可发生营养不良,体力衰弱,抗病力下降,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和导致智力低下。 厌食食疗方法 一、梨粥 梨味甘,微酸,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之功,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并含有葡萄糖、蔗糖、果糖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C等成分。梨与粳米同用,可增强清热、生津养胃之功效。主治小儿胃津不足引起的病症,还可调治烦热、口干、舌苔少、大便燥结等症。 原料:鲜梨3个,粳米克。 制作:将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30分钟,捞出梨块,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按常规煮成粥食用。梨也可不去核,但要去籽,因为梨核营养和治疗功效也很强。 二、葡萄汁 葡萄味甘、微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鲜者还可生津液。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苹果酸、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钙、钾、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P等。葡萄汁发育迟缓并厌食者。此症状的患儿比同龄明显瘦小,面色萎黄,头发稀少。此汁饮用要求不严格,最好一天或两天饮用1~2次,而且要长期服用,方法收效。 原料:鲜葡萄若干。 制作:将葡萄洗净,晾开去掉浮水,用干净纱布包好绞挤出汁饮用。 三、西红柿汁 西红柿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效,并含有糖类、酸类、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每次服饮50~毫升,日服2~3次,可治疗因胃阴不足、发热后婴幼儿厌食症。 原料:西红柿数个。 制作:将新鲜西红柿洗净,入沸水中泡5分钟,取出剥去皮,包在干净的纱布内用力绞挤,滤出汁液,即可食用。此汁不宜放糖。 特点:新鲜、清香、略有甜味。 四、炖银耳肉 材料:银耳40克,瘦肉克,大枣10枚。精盐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瘦肉切片,与大枣同炖至烂熟后加精盐适量。佐餐随意食用。银耳味甘淡性平,含有丰富的胶质和多种维生素等,能养阴益胃;瘦肉。大枣能补脾益气,滋阴解腻。相佐共奏健脾益气,养阴生津之功。益气生津,适于脾胃气阻不足之厌食者。 五、蜜饯山楂 材料:生山楂克,蜂蜜克。 做法:取优质上乘的山楂克,去掉柄、核,洗净后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待水收干时加入蜂蜜,改用小火煎煮5-10分钟,离火后,晾凉即可。饭前嚼食3-5枚,可增进食欲;饭后嚼食3-5枚可帮助消化。开胃。助消化。适用于小儿不思饮食或过饱伤食,消化不良。 六、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生姜30克,胡椒1克。 做法:将鲫鱼洗净,生姜切片,与胡椒一同放入鱼肚内,加水炖熟。饮汤食鱼,每天1剂,连食1周,适用于小儿厌食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yhrm.com/jbzl/85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