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N

时间:2018-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Nervosa)是一种有可能危害生命的心理疾病。患者特征为:极低的BMI指数(BodyMassIndex,一种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广泛地用于判断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极快的体重减轻、对体重增加不理智的恐惧及对自己身材的扭曲认知。

"厌食症不是一种身体疾病,而是一种精神疾病。”

尽管任何性别、任何年龄都有可能患有神经性厌食症,该病主要存在于青少年及女性群体中。

一项针对中国女大学生对肥胖认知状况及减肥行为的调查研究表示,中国女大学生青少年普遍体型正常,却对自我体像(Selfimage)的认知有偏差。在过轻体重、标准体重和超重或肥胖三组中,过轻体重组里认为自己属于瘦或偏瘦的女大学生仅有17.45%,甚至有26.81%的女生认为自己属于偏胖或肥胖体型。而在标准体重组中,有52.4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属于偏胖或肥胖体型。

“这就是我心中的自己。我知道我不长这样(没有这么胖),但那不重要。我就感觉自己有这么胖,而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我关心的。”---厌食症心理

这些研究数据所表明的现象是令人心寒的。中国女生尽管身材正常,却普遍认为体像比真实体型胖。这种自己认为的“胖”也可以认为是自己最自己身材的严重不自信。而不自信的原因?就是中国演艺界众多明星展现的“骨感美”带来的“以瘦为美”的风潮。这种风潮使原本消瘦的女生体型变成了人们所认为的“正常”;而原本正常体型的女生却认为自己属于“肥胖”的范畴,需要瘦身。而瘦身的风气使患神经性厌食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同时,尽管“瘦身”在女生群体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她们瘦身的形式却是令人堪忧的。由于不清楚“科学瘦身”的做法,大多数人不会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比如用粗粮代替精细米面、优质蛋白代替五花肉炸肉等)和增加有效运动,而是普遍采用节食来达到瘦身目的。而青少年作为未成年人,相对于大学生认知更没有成熟且更易被引入歧途,极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家身边的女性朋友无论胖瘦,基本上都说过“我不能吃这个,因为它太多热量”、“我太胖了”、“我吃了它,所以我必须去跑步”等等句子。当这种句子占据每一顿饭、吃的每一种食物时,其实离神经性厌食症也就不远了。所以说,厌食症其实一直潜伏在我们青少年(特别是女生)的身边。靠节食减肥、靠疯狂运动减肥、靠吃完了催吐减肥,稍稍不注意就会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为什么神经性厌食非常可怕?

首先,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拥有极高的死亡率。患者死亡的原因不仅仅是极度饥饿导致的器官衰竭,还有用药过度及抑郁症引起的自杀。一项调查研究表示,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死亡率为4.0%,是普通人群的6倍。每五位因厌食症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位是自杀而死的。

除了死亡,厌食症还会带来各种副作用,如不孕不育、低血糖及骨流失;而这些副作用会使厌食症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得癌症、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不论你说多少次‘你不需要再减肥了’,我都永远不会相信。”

其次,节食、运动、催吐等厌食症引起的行为具有瘾性。得了厌食症的人会在身体极度饥饿时感到满足,或在极度运动后不进食后而感到开心。他们会觉得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吃东西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当类似不吃饭这种行为能够带来获得奖励时的兴奋和满足时,患者会更加容易重复他/她的所作所为。而这,也是神经性厌食症难治愈的几个原因之一。

神经性厌食症是具有毁灭性的。更可怕的是,现在患有神经性厌食症及有其倾向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身材和体重当作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往往认为“我体重越轻,我就更有价值。”

“卡路里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敌人。”

大家需要意识到的是,人的价值的来源并不是单一的。一个人的魅力绝不仅仅存在于他/她的体型。性格、能力、学识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下一期我们来看看厌食症的征兆及“你有没有患神经性厌食症的倾向?”。

参考文献:

WalterKaye.MortalityandEatingDisorders.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yhrm.com/jbzl/51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