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的心理专栏先为大家介绍8只小怪兽,它们分别代表8种心理疾病。 画家希望以图片的形式让人们用另一种方式来看待心理疾病,让它们更容易被控制。 (一)焦虑症 “焦虑症”比起其它怪兽,相对弱小,但它是最常见的怪兽之一。 它小得能坐在受害人的肩上,以耳语进入他们的潜意识,带来令人害怕的想法和不合理的担忧。 它通过一些小的物件,比如钟表,使人产生焦虑的方式。 不过这些担忧和害怕,往往是不合理的。 没有人见过怪兽“焦虑”的真容,因为它总是带着骷髅的面具。 (二)多重人格障碍 它可以变成任何样子。 它不断改变外形,你的人格也随之改变。 因为存在多种人格,怪兽和它的受害者都会不知道自己原来的面目。 没有任何一只“人格分裂障碍”怪兽会和另外一只重样。 (三)偏执狂 “偏执狂”的听力相当差。 因为它的耳软骨细长、卷曲,导致它听到的总是跟事实不符,然后告诉它的受害人。 它使受害人产生恐惧和焦虑,它以此为生。“偏执狂”和“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的怪兽拥有相似的生物学特点,所以它们经常出现在同一类病人身上。 (四)选择性缄默症 它不是邪恶生物,只是喜欢恶作剧。 它们天生不会说话,为了能融入社会环境,它们偷走声音,藏于挖空了的橡树果实中,戴在自己脖子上。这样它们就能像吹口哨那样,用橡果来说话了。 它们喜欢偷取孩子甜美的嗓音,有时也会找成年人的嗓子。它们不会占据一个声音太久,找到更新鲜动听的声音之后,他们会将原来的声音归还给原主。 注:选择性缄默症的患儿,通常在需要说话的场合(如学校)持久的“拒绝”说话,在其他场合说话正常。精神分析流派认为,选择性缄默症是社会恐怖症的一种,躯体或精神创伤是其的根源,主张精神分析,心理治疗。 (五)强迫症 它残酷、喜爱操控他人,利用人们的恐惧来控制他们。 它用羽毛和眼睛来催眠受害人,使它们产生紧张害怕的执念。 受害人会产生强迫性行为,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念头,试图降低焦虑,防止想法成真。 “强迫症”常常伙同“焦虑症”和“抑郁症”来掌控它的木偶。 没人见过这个怪兽的本尊,他躲在人最内心的深处。 (六)神经性厌食 作为一个寄生的暗杀者,“神经性厌食”从内部慢慢杀死它的患者。 它在寄主身上投下自己的影子,让寄主们眼中只有扭曲的自己。它操纵和控制着寄主,让他们坚信必须要减肥,偏执地通过节食和超负荷运动来减去怪兽认为的超重。 它终极目标就是让它的寄主自我毁灭,在它的操纵下,患者因为饥饿,或是其他并发症而死。 它主要能力是控制和隐蔽,它能让它的患者企图隐藏他们的极端饮食习惯。 想要战胜神经性厌食症,必须先认识到它的存在,才可能削弱它的影响。 通常,神经性厌食症和躯体变形障碍如影相随。 (七)抑郁症 怪兽“抑郁症”总是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 它遮住双眼,以期世界不会发现它。 正因如此,它会不小心撞到其他人,这让它更痛苦。 唯一缓解的方法,就是它用自己灵活的尾巴,包裹住对方,与他分享自己的痛苦。受害人无法辨识出怪兽,而只是感受到沉重,慢慢发展出一种更深层的抑郁状态。 “抑郁症”会吸干受害人的所有正能量,直到感觉自己被填满,它就会走向另一个受害者。 (八)回避型人格障碍 它和“社交恐怖症”长得很像,但个子要小得多,喜欢居住在地面。 大多的时间,它都躲在树林里,用长得像树叶的翅膀来伪装自己,回避身边所有的人和事。 由于长相丑陋,它不想和其他怪兽接触,但其实它很温和,只想友好地和人们互动。 不过它的尾巴会分泌传染弥漫性孢子物,无意识中把自己的恐惧焦虑传递给了人们。 图文来源:糖心理 编辑:林木 喜欢这篇推送就快识别下图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